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大家关注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鱼鹰成群结队重返乌梁素海

    信息发布者:任剑1969r07p12
    2017-06-05 09:46:53   转载

    初夏时节,蔚蓝色的乌梁素海波平如镜,郁郁葱葱的芦苇荡中,三五成群的疣鼻天鹅、鸬鹚、海鸥、野鸭等各种野生鸟类从海面上轻快的掠过,勾勒出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。

    “今年飞临乌梁素海的鱼鹰(鸬鹚)特别多,估计有上千只,这些鱼鹰只吃1斤左右的大鱼。”指着海面上一群群自由觅食的鱼鹰,乌梁素海实业公司党委书记王瑞强感慨地说。

    鱼鹰是乌梁素海常客之一。然而,由于前几年乌梁素海鱼类资源减少,鱼鹰一度难觅踪迹。如今,随着乌梁素海生态逐渐好转,成群结队的鱼鹰再次重返乌梁素海。

    “乌梁素海作为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,我们会一如既往做好鸟类的保护工作。”王瑞强说。

    乌梁素海被比作河套平原之“肾”,有着储水排水作用。同时,它又是河套的“肺”,吐纳水汽,调节气候。

    近年来,巴彦淖尔市采取“引河水、减污水、治内源、兴产业”的措施,累计投入综合治理资金26.3亿元,加大点源、面源污染治理,实施生态补水,全力推进乌梁素海综合治理与保护。

    对于乌梁素海治理,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局长尹兆明有一个形象的比喻:“乌梁素海就好比是一位糖尿病人,必须管住嘴,也就是必须控源减污。”

    在治理上,巴彦淖尔市建成7个旗县区所在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,全市形成日处理污水40万吨能力,目前实际污水处理量为18万吨/日,流域16个国控在线监测涉水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。

    同时,巴彦淖尔市大力发展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,促进传统农牧业新型化,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,实施精细化灌溉,减少灌溉用水和农田退水,全力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。

    在生态补水方面,巴彦淖尔市统筹利用黄河凌汛水、灌溉间隙水,对乌梁素海进行连续性的生态补水,近年来已累计补水12亿立方米。

    为实现对乌梁素海流域水质在线监控,环保部门建成投运2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,今年计划再建10个,实现乌梁素海上、下游水质监测全覆盖,确保乌梁素海水质持续改善。

    据巴彦淖尔市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,2017年1至5月,乌梁素海整体水质符合地表水V类标准,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浓度符合地表水IV类标准,其余18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地表水III类标准。

    水质好转让乌梁素海渔业资源有了很大起色。乌梁素海实业公司通过与河南省宿鸭湖生态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,采用“以鱼控藻、以水养鱼、以鱼净水”养殖模式对湖水进行生态修复,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。生态养殖区域已由当初的3万亩扩大至9万亩。2016年,乌梁素海出产鱼类虾蟹300多万公斤。

    如今,乌梁素海逐渐重现鱼肥水美、百鸟啼鸣的和谐美景。湿地野生鸟类总数由1996年的181种增加到目前的249种,每年约有600万只野生鸟来此栖息繁殖。

    乌梁素海的生态美景也促进了旅游业发展。2016年9月成功举办了首届螃蟹节;今年1月举办了冰雪节,冬捕消失20年后重现乌梁素海。投资7000万元的京藏高速乌拉山出口至海区22公里旅游公路正在实施。(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)

    欢迎关注: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——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(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)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。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    运营人员: 唐骏 MX002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